第73章 古董羹火遍小镇(2/2)
能来饭馆吃饭的,必然都是喜好美食的,或是钱多图方便的。
他们大都不在乎钱,就只想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食客们颠颠儿地跑到后厨,却被告知,这种闻着就能馋死个人的美食,今日不能供应给客人,就只是后厨的人品尝味道,以便改进。
至于不能直接供应给客人吃的原因,是因为做这道美食所需的炊具比较特殊,是要放在特定的桌子上,并且还要现吃现下。
而这种炊具,最快也得明晚才能订做出三、五个,毕竟这里就是个小镇,镇上也只有一家打铁铺子,外加一个炼器铺子。
食客们被香味儿引过来,却没能吃到嘴里,一个个都被撩拨得抓心挠肺的,纷纷表示明晚一定要早点过来,点这道名为古董羹的美食。
古董羹是火锅的另一个称呼,比起火锅这个朴实的名字,古董羹听起来就比较的高大上。
后厨的人因为这一道古董羹,一个个都干劲儿十足。
以往后厨供应的饭菜,都是剩下的食材,而食材剩的有多有少,往往就只能混合在一起,做个大杂烩,味道自然就不敢恭维了。
但是今日尝了这古董羹,不但味道鲜香麻辣,吃进去很过瘾。
最重要的一点是,今后如果再用剩的食材来做菜,正适合做这个古董羹,绝对不会因为食材种类多,被迫做成个大杂烩。
乌老板本人也尝了这个古董羹,吃得是心满意足,连同对博大厨浪费食材的不满都消散了许多。
再看到不断有食客主动跑到后厨来打听这道菜,乌老板就更是眼藏不住的开心了。
以往都是他们主动跟客人介绍推销店里的新品菜,但是今天倒过来了,换成是食客们自己主动过来问。
这种情况,就意味着这道古董羹一推出来,肯定会有很多客人主动去点。
乌老板对于博大厨有了更高的认知,瞧瞧人家,足不出户,就已经捧红了一道菜。
事实上,很多饭馆子里,听起来能做好多种菜肴,实际上能赚钱的主打款,就那么几道菜。
有的餐馆,甚至于就只靠一道招牌菜,就能不断地吸引客人前来就餐。
乌老板有种预感,这道古董羹,很快便会红遍整个吉阳镇了。
上工第一天,博一言就凭借这道古董羹,先是征服了老板和后厨全体员工,然后又征服了不少食客的鼻子。
到了第二天晚上,乌老板连夜找人订制的五个火锅,就被摆上了饭店的大厅。
五个火锅同时煮,香味儿飘得满大厅都是,甚至于还飘出了饭店,飘到了街上。
半条街都是火锅的香味儿,害得附近的居民,有好几个都被自家孩子死求活求的,逼着来饭店就餐了。
小镇子上八卦传得最快,之前曦儿和博一言吃饭时被人围观,那几人分食了曦儿送的一盘菜。
短短两个小时之后,吉阳镇来了外乡人,并且这外乡人做的菜超级好吃,还被乌老板聘请做大厨的事儿,就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
再加上古董羹的推出,到了第三天,小镇上凡是家境富裕的人家,都已经决定要去四方客来饭馆子吃一顿。
他们想要亲口尝尝,那道外乡人做的古董羹,究竟有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