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安多丽人 > 第321章 琉璃之盟

第321章 琉璃之盟(2/2)

目录

刘绰心中暗笑,果然如她所料,吐蕃人已经盯上了琉璃技术。

“想做中间商赚差价?拿我们当冤大头宰?你们提的榷场重开也太过没有诚意了!”刘绰直指要害道。

元寺卿眉头紧锁:“是啊,这条件未免太苛刻了。榷场重开于两国都有好处,我大唐的茶叶、丝绸、瓷器也是你们吐蕃人急需的货品。若是只能在两国边境线上,唐人便不能与西域人直接交易,那大部分利润不都让你们赚去了?”

“苛刻?好处?”吐蕃副相冷笑,“诸位莫不是忘了,如今我吐蕃东道唐民众多,你们说的那些茶叶、瓷器、丝绸,我们并不缺。反倒是你们,急着重新打通西域商道,既能接着赚西域人的钱,又有机会接济孤悬在外的安西军。榷场重开,于大唐而言好处多多,于吐蕃而言可没什么好处。所以,这地点得由我们来定才行。而得到琉璃烧制技术是我们放弃火器图谱的条件。”

李谊眉头紧皱,目光犀利地看向吐蕃副相:“区区榷场贸易,我大唐还没放在眼中!真以为你们阻断了商路后,我大唐百姓就再不能与西域人贸易了?诸位大可去长安西市看看,有多少番邦货物正在售卖!”

鸿胪寺诸位官员也是义愤填膺。

“是啊,真是欺人太甚!”

“区区一个榷场开放,又换人质,又要琉璃的,想得倒美!”

“这是拿我们当傻子呢!茶叶丝绸瓷器的钱,他们要赚,琉璃的钱也想赚?”

“物以稀为贵,听说,如今映月琉璃坊的一件琉璃摆件都能换长安城一座宅子呢!”

吐蕃副相丝毫不顾大唐官员的不满,继续道:“明慧县主可以不嫁去吐蕃,但也不能嫁去回鹘、南诏这几个吐蕃邻国。至于倭国、渤海国什么的,我们倒无所谓。”

元寺卿气得胡子直抖:“荒谬!县主的婚事岂是你们能干涉的?”

这下,连原本懒洋洋地靠在锦墩上的赤松珠都不答应了。

“谁说的?你怎知我一定娶不到明慧县主?什么南诏、回鹘,嫁去倭国和渤海国也不行!”

吐蕃副相的话却还没结束:“此外,一旦开放榷场贸易,大唐国库必会增收一大笔,难保不会再度对吐蕃用兵。为保证和谈效果,大唐皇帝需嫁一位皇孙女给我们赞普,别想用普通宗室女打发人。到时,由赤松珠王子从长安迎亲,我们赞普会在边境等候。”

话音一落,鸿胪寺正堂立时便炸开了锅。

李谊怒拍桌子,站起身来,厉声道:“这还谈什么?你们吐蕃人真是贪得无厌!若吐蕃真有诚意,不如先归还河西、陇右二道,再谈其他!”

元寺卿也道:“是啊,贸易之事本应互利互惠。若吐蕃只想着占尽便宜,这和谈不谈也罢。”

“这么多年来,出尔反尔的,分明一直是吐蕃人!”

“还要求娶陛下的皇孙女!简直岂有此理!连宗室女都别想!”

“便真是和亲,也该是他们吐蕃人进献王女到长安来!”

这种自不量力,狮子大开口的合作方,刘绰上辈子见多了。

她清了清嗓子,适时打断:“你们看上了映月琉璃坊的琉璃?还想要琉璃烧制技术?真是白日发梦!”

见一众吐蕃使臣看向自己,刘绰冷笑着道:“你们怕是搞错了一件事情。火器制作如今确是我大唐兵部在管理。可琉璃烧制技术并未上交朝廷,乃是我映月琉璃坊私有。若是我不想,别说西域,便是你们吐蕃,也别想看到一片明慧琉璃。”

吐蕃副相刚要说话,刘绰又道:“可如今河西道市面上却已有‘明慧琉璃’在流通,市价高出长安城三倍不止。吐蕃王都那些买不到琉璃的权贵急得不行,这才提议不要火器,改要琉璃,是也不是?”

“你怎么知道?”

“因为那些琉璃也是我让人卖去的啊!”

刘绰微微一笑:“说来说去,用人质交换榷场开放,我们两边都没有异议。争议只在琉璃技术、开放地点和保障方式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诸位,最稳固的合作保障从来都不是和亲,而是共同的利益。”

“所以,既然开放了榷场贸易,”她环视殿内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我有个提议——大唐和吐蕃可以合做琉璃生意,一起赚西域人的钱。”

因为明慧琉璃遭到贵族疯抢,吐蕃副相的确接收到不少来自吐蕃王都的压力,他眯起眼睛:“合作?如何合作?”

刘绰微微一笑:“三七分成,大唐七,吐蕃三。吐蕃负责通路安全,我派人随行监督账目。”

吐蕃副相嗤笑:“县主好算计!依我看,倒该是吐蕃七,大唐三!”

“你自己也说了,丝绸、茶叶、瓷器,河西道和陇右道的唐民也能做。琉璃却只有我这映月琉璃坊才有。通路在你们手里,货物在我手里。若吐蕃保证商路安全,且善待境内唐民,我可考虑以合作方式共享琉璃之利。但若吐蕃不愿合作,我自可寻回鹘人交易,照样能把琉璃卖去西域。只怕到那时,吐蕃连一成利润都拿不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