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垂帘听政(2/2)
“到底是什么情况……”朝臣依旧议论纷纷。
这时吴倾荷开口了:“各位大人稍安勿躁,容我慢慢道来!”
吴倾荷发话了,众大臣也停止了议论,他们想听听这皇太后到底如何解释这些不合理的事情。
吴奎安朝着吴倾荷拱手道:“请太后娘娘示下!”
吴倾荷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知道我出现在这朝堂上,你们都有意见,可是各位大人要知道,皇上染病,朝政无人处理,我也很着急,如今垂帘听政,也是迫于无奈,还望各位大人理解。”
如此这般无理的说辞,如何能哄骗得了张玉炜,他立即回道:“既然太后娘娘这么无奈,为何不请太子殿下上殿?”
骆大人也回道:“是啊,皇上病重不能上朝,理应由太子殿下监国,我大珧何时出现过太后听政的先例?”
“众所周知,太子年幼,无法把控朝政,故我暂为代替,若不然,你们可以重新拥立能人,我即刻下旨立新皇?”
此话一出,众大臣惊讶不已,张玉炜明显没有想到她竟然有这一手,与骆大人对视一眼之后回道:“皇上只是患病,拥立新皇实属不妥,即便要立,那也是太子殿下为先,这样一来,太后娘娘再出现在朝堂上就更不妥了吧?”
一向少言寡语的余大人也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若要让臣等信服,必须知道皇上与皇后娘娘具体病情,否则此举根本不成立。”
他是余太后的胞弟,余芳漱的父亲,更是孟安怀的亲舅舅,宫中变故,余芳漱曾传书信向他求救,奈何人微言轻,根本做不了什么,也只能在朝堂上配合几位大人发表自己的想法。
“除非让臣等见到皇上与皇后娘娘,否则臣也不服。”说话的是姚大人,它是余太后与余大人的表兄,也是余太后帮清锁找的姚家族人,清锁名义上的父亲。
见几位大人对吴倾荷垂帘听政都有意见,张玉炜更加有了底气:“余大人与姚大人说的是,今日臣等就要见到皇上与皇后,否则……”
“混账!”吴奎安知道张玉炜是难缠的对手,见他如此反对吴倾荷上朝,他急得指着张玉炜大骂:“张将军,太后娘娘听政,是得多数大臣的应允,你几人在这抗议有何用?”
张玉炜转过头,看有一半以上的大臣都默默低下了头,他与方才反对的几位大人对视之后,便明白这事吴奎安已经在私下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等着他们几个抗议的人妥协了。“看来吴大人与太后娘娘早就准备好了,今日只是来通知大家。”
吴奎安不可一世:“张将军以为呢?”
张玉炜心一横,握紧拳头怒道:“我张家世代敬忠大珧,被封为辅国将军,发生如此悖乱之事,实则无法容忍,若太后与吴大人一意孤行,就休怪我张某翻脸不认人。”
吴倾荷听了半天,知道这张玉炜不是简单人物,他手握重兵,随时有可能造反,为了平息这场争执,于是道:“张将军,虽然你手握大珧兵权,但你可要知道,拥兵造反可是大罪,你张家可担得起?”
他确实担待不起,尤其是奸臣和妖后当道,他每走一步都会被冠上造反的大罪,那时即便是孟安怀醒过来也救不了他。张家固然有些兵力,但若吴家联合了其余大臣手上的势力,那他张家的兵力就更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