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小甜心孕吐后,夜少捡回家里宠 > 第558章 赵逸舟上姜家门提亲(2)

第558章 赵逸舟上姜家门提亲(2)(2/2)

目录

“何止老了,明天开始,我们的日子就从给妈菜园子浇水,帮爸修葡萄架开始。”

导航提示前方进入隧道,黑暗吞没车身的瞬间,赵逸舟轻轻吻了吻她额头,隧道尽头的光逐渐漫进来时。

姜糖发现他手机屏保不知何时换成了四人在葡萄架下的合影——照片里姜父举着象棋,姜母笑得眼角堆起皱纹。

而她和赵逸舟的影子,在石板上叠成了永不分离的形状。

赵逸舟跟姜糖回到城里后,便将两人要领证举行婚礼的事宜告知了赵父跟母亲朱悦颜。

赵父在电话那头笑着送上祝福:

“儿子,恭喜你啊,挑个好日子,爸把公司的度假山庄腾出来,给你们当婚宴场地!\"

“爸,您先别这么激动,我打算先安排两家人见一面,大家先认识一下,再商量一下婚礼的事宜。”

赵逸舟说。

赵父:“对对对,还是你小子考虑得周到。那你跟小姜的父母联系一下,尽快安排个时间,咱们一家见上一面,先吃个饭。”

“嗯,爸,那我跟叔叔阿姨定好时间后再通知您。”赵逸舟。

赵父:“哎,好,那个……你别忘了跟你妈说下你要结婚的事,让她也参与进来,毕竟她是你亲妈,别让她留下遗憾。”

“知道了,爸,我马上给我妈打个电话说一声。”

赵逸舟挂断电话后,立即拨通朱悦颜的电话。

其实朱悦颜接到儿子电话的那一刻,就已经猜到是关于婚礼的事。

电话刚接通,她就抢先笑道:\"说吧,是不是要跟妈妈商量怎么把你媳妇风风光光娶进门?\"

赵逸舟握着手机,听着听筒里轻快的语气。

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总爱把他抱在腿上,哼着童谣给他编故事。

“妈,您这猜得也太准了吧。我跟姜糖的父母见过面了,她父母都很认可我,已经把户口本给了姜糖,同意我们领证结婚了。”

“真的吗?儿子,这可真是太好了。

妈妈先祝福你跟糖糖幸福美满,永浴爱河。

其实妈想对你说的是,作为一个男人,婚后你一定要多理解跟体谅你的妻子,要包容她,爱护她。”

朱悦颜语气忽然变得郑重,声音里带着过来人的温柔:

\"你爸当年总忙工作,我们之间慢慢就生分了......\"

她停顿片刻,又迅速恢复轻快,\"但糖糖不一样,看得出她满眼都是你。

以后吵架了,不管谁对谁错,你先低头服个软,男人啊,要学会疼人。\"

“妈,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疼爱糖糖,绝对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赵逸舟连忙在电话里头,信誓旦旦地承诺道。

挂掉电话前,朱悦颜反复叮嘱:\"见面那天我来准备礼物,你让姜糖爸妈千万别破费!\"

赵逸舟刚应下,就收到母亲发来的消息,足足九条长语音,全是关于如何照顾妻子的\"生活指南\"。

从生理期熬红糖水的火候,到吵架后如何准备惊喜,细致得让他眼眶发烫。

经过几番商议之后,赵父一家跟朱悦颜还是决定开车去姜糖的老家,亲自拜访她的父母。

约定见面那天,姜家小院一大早就热闹起来。

姜母对着镜子反复整理新烫的卷发,姜父把藏在箱底的中山装熨了又熨,袖口还别着姜糖买的袖扣。

\"城里亲家会不会嫌咱们土气?\"

姜母捏着衣角,声音里藏不住紧张。

姜父往保温杯里塞满自家晒的菊花茶,闷声说:

\"咱拿出真心,比啥都强。\"

当赵父的车驶进村口,姜父握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

朱悦颜踩着平底鞋跳下车,怀里抱着个大礼盒,上面系着粉色蝴蝶结:

\"听说糖糖喜欢吃桂花糕,我特意订了老字号的!\"

她拉着姜母的手,另一只手偷偷塞给她个小纸条:\"这是我私藏的美容方子,咱们以后一起保养。\"

饭桌上,赵父卷起袖子帮姜父生火。

两个男人蹲在灶台前,一边添柴一边聊起年轻时的趣事。

\"我当年在工地搬砖......\"

\"巧了!我也干过这活儿!\"

两人相视大笑,烟灰掉在衣襟上都没察觉。

朱悦颜则跟着姜母在厨房忙活,学着揉面团的架势有模有样:

\"嫂子,这手法太讲究了,你可得多教教我!\"

饭后,姜父小心翼翼地拿出礼单,本以为会冷场,没想到赵父立刻掏出手机:

\"我早就建好了电子礼单,咱们一起录进去!\"

朱悦颜拉着姜母坐在葡萄架下,翻出手机里赵逸舟小时候的照片:

\"你看他这张,非要穿我的高跟鞋,摔了个屁股墩......\"

姜母笑得直抹眼泪,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

暮色渐浓时,两家人围坐在院子里。

姜父拿出珍藏的土酒,赵父从车里搬出整套茶具:

\"尝尝我新收的龙井!\"

月光透过葡萄叶洒在石桌上,姜母和朱悦颜头挨着头,商量着婚礼上给新人准备的\"惊喜环节\";

赵父拍着姜父肩膀,相约下次一起去钓鱼。

赵逸舟揽着姜糖的腰,看着眼前和睦的场景。

姜糖靠在他肩头轻声说:

\"你看,我们的爸爸妈妈,比我们还像一家人。\"

远处传来零星的狗吠,混着长辈们的谈笑声,在夜色里酿成最温暖的酒。

接着,大家进入主题,聊起两个孩子的婚礼。

“姜大哥,孩子们的婚礼,你跟嫂子有什么想法吗?”

赵父先是喝了一口茶,再又放下杯子,看向姜父姜母,礼貌地笑着问道。

姜父摩挲着手中的粗陶茶杯,目光望向葡萄架上垂落的藤蔓,“别的没啥讲究,就盼着仪式热热闹闹,别搞那些洋玩意儿。

总之,一切遵从两个孩子的意愿。只要他们高兴,咱们多办两场婚礼都没关系。”

“对对对,姜大哥,你这话是说到我这心里去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孩子们高兴,这婚礼啊多办几场都没问题。”

赵父跟姜父的想法完全一致。

“瞧瞧你俩这都一把岁数了,说什么话啊,这婚礼不都只办一场吗?哪有人婚礼办好几场的啊?”

朱悦颜嫌他俩这话说得不合规矩,连忙笑着嗔怪道。

“大妹子,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们可以先在村里办个一场,再去城里办一场,回头他俩还能来个旅游结婚。

光这么算下来,就已经是三场了啊。”

“还真是哎。”朱悦颜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地笑了起来,“我这脑子,真是越老越不灵光了。

不过这样也好,让孩子们多些不一样的体验。”

她转头看向姜糖,眼中满是温柔,“糖糖,你说说,你心里是咋想的?想咋办这婚礼,妈都支持你。”

姜糖挽着赵逸舟的胳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其实我觉得爸和赵叔叔说的都特别好。

在村里办一场,热热闹闹的,让乡亲们都来见证我们的幸福,还能让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再去山庄办一场西式的,满足我对浪漫婚礼的憧憬。

至于旅游结婚嘛,我和逸舟早就计划好了,想去云南,看看大理的洱海,爬爬丽江的雪山。”

赵逸舟宠溺地看着姜糖,点点头说:“对,我们打算在云南待上半个月,好好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回来之后,再挨家挨户地给亲戚朋友们送喜糖,把这份喜悦分享给大家。”

朱悦颜双手一拍,兴奋地说:“太好了,这计划简直太完美了!云南可是个好地方,风景美,空气也好。

你们去了之后,一定要多拍些照片,回来给我们看看。”

她突然又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我得把这些都记下来,到时候好安排。

对了,山庄那边我得提前去布置一下,看看需要准备些什么。”

姜父看着热闹的众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起身给大家添了添茶,说道:“既然孩子们都有了想法,咱们就照办。

我这就去和村里的老少爷们儿说一声,让他们到时候都来帮忙,把村里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的。”

赵父也站起身来,拍了拍姜父的肩膀,“姜大哥,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那边也能调些人手过来。

咱们把这两场婚礼都办成村里、城里的佳话!”

就这样,姜糖跟赵逸舟喜提“三场婚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