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祯明x墨软软】你不要的妹妹/嫂子我带走了(5)(1/2)
都说跟对人吃饱饭,跟对了导师,那更是能吃饱吃好。
尤其是跟得还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导师。
虽然比不上专业厨师,但这里的老师与学生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烹饪知识和技能。
就连团建也基本上是和吃有关,要么是去导师家里吃,要么就是在其他地方吃。
“师妹。”
墨软软正在刷试管时,外面突然探进来了一个脑袋。
声音很熟悉,吓得墨软软一激灵:“嗨...包师兄,有什么事吗?”
首先,这位包师兄是个好人。
其次,这位包师兄是个好人。
大约是墨软软来到学院时瘦得太过分,整个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都热衷于给她投喂。
昨天是农学院那边送来的各种牛奶。
今天是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风味食品。
明天是合作的厂商要被试吃的新产品。
后天据说还有一个食品交流博览会,导师会带他们一群人过去逛吃逛吃。
真是万幸吴祯明在教职工区给墨软软租了房子,否则宿舍根本就放不下这么多食物。
当然了,这些都属于师门实验室的福利,不干活的话享受不到这些。
墨软软:我的确知道我不会被饿着,但我没想到我能吃的这么好。
每月三百块的补贴几乎没动过。
这位包师兄是博士生,办公室桌上放着一家三口的照片,里面有个白胖的团子,是他的女儿,肉嘟嘟的面容看起来和年画娃娃一样。
因为自己家里也有小姑娘,包师兄就见不得墨软软这样瘦弱。
所以这位师兄连带着他的爱人一起,永远活跃在投喂的第一线。
投喂的最多,实验时派的活也最多。
派的活最多,产出的内容也就多。
墨软软大一还没上完,就跟着挂了两篇影响因子大于七的文章,奖学金评选时直接起飞。
拿了三千块。
虽然这笔钱肯定不能让她彻底实现经济自由,但大二的学费又有了。
墨软软:人不闯出来,就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根本就没有雨。
实验室里当然也有项目归谁署名署谁钱怎么分这样勾心斗角的时候。
但墨软软这样连专业课都没学完的小师妹对于他们这群硕士博士而言,真是毫无威胁。
干活利落还能跑腿,每个月领个补助就心满意足,还能帮助消耗一下实验室里有可能浪费的粮食。
包师兄走进来递给她一份文件:“这个项目你看看,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做。”
“可是我专业课还没有学完?”
“放心,会考虑到你的状况。”
包师兄抽了张学校的地图出来,在上面点了个位置:
“北门门口每晚都有夜市,你只要负责在那边支个摊子卖最新的产品,记录好数据以及反馈就可以。”
墨软软心动:“师兄设置了多少个测试点?”
“整个深市有六个点。”包师兄翻找出深市的地图,给墨软软看上面的标记,“我给你选了距离学校最近的,这样不影响你上课。”
近水楼台先得月。
“设备和原材料都是企业赞助,只需要卖两个月,如果你暑假不回家的话还可以再多干三个月,不管卖得多少,卖的钱都归你,我只要数据。”
墨软软立刻接下:“成交。”
实验室门口正在偷听的导师转身离开。
这时候菜市场里的鲜牛肉是十二块一斤,墨软软卖的不是原切,而是实验室和工厂共同产出的合成肉排。
工厂进货进的是碎牛肉,很便宜,一斤不过三块五。
一片200克的合成牛肉,算上生产运输存储,综合成本也就是两块钱。
虽然原材料并不需要墨软软花钱购买,但却需要计算在定价成本之内。
最终每份定价十块,这个价格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是这个时期普通大学生大半天的生活费。
但利润却能达到每份七块四毛钱。
这种新兴的产品,如果不是提前掌握了信息差,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其中有多暴利。
200克的牛肉排,配上螺旋意面和两朵西兰花,两颗小番茄,淋上一圈蒜香黑椒汁。
这会儿的西方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还有点神秘色彩,许多大学生都对美丽国与西方餐饮十分向往。
墨软软只在晚上出摊,每晚摊位前都要排起长长的队伍。
六点半出摊,更是六点钟不到就有人开始排队了。
过了一开始的手忙脚乱,等到墨软软的技能逐渐熟练,就能同时煎八块牛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