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情感轨迹录 > 第542章 九十八分的质问

第542章 九十八分的质问(2/2)

目录

\"李婶,\"我平静地说,\"浩子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他不是不努力。至于小月,她现在还小,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

\"你就是偏袒他们!\"李芳怒道,\"这个家都让你教坏了!\"

\"妈!\"我提高声音,\"浩子昨晚哭了一整夜,他害怕自己达不到你的期望。而小月,她只是个六岁的孩子,需要的是爱和理解,不是更多的压力。你这样逼他们,只会让他们离你越来越远。\"

李芳愣住了。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跟她说话,也是第一次,把这个家庭的问题摊在阳光下。

沉默良久,李芳疲惫地挥挥手:\"算了,我累了。\"说完,她转身进了屋,留下我和小月面面相觑。

那天下午,李浩告诉我,他妈妈去镇上找校长的事情没成功,因为校长已经下班了。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浩子,\"我认真地看着他,\"你不必独自承担这一切。如果你觉得累,一定要说出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浩点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知道,这个坚强的男孩正在慢慢长大,学会面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几天后的家长会上,我特意观察了李芳的表现。她对李浩的态度依然严厉,每当我表扬李浩的进步时,她总是皱着眉头,小声嘀咕着\"还不够\"之类的话。但对小月,她却明显温柔许多。

会后,我拉住李芳,语重心长地说:\"李婶,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们好,但方式可能需要调整。浩子已经很努力了,他需要的是认可,而不是只有更高的要求。至于小月,她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强迫她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补习,反而会适得其反。\"

李芳有些不自在:\"林老师,我知道你是为他们好,但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多学点东西怎么行?\"

\"竞争确实激烈,\"我点点头,\"但前提是他们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浩子最近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小月则变得胆小怯懦,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你注意到了吗?\"

李芳沉默了。我知道,我的话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我悄悄地开始帮助这两个孩子。我利用课余时间为李浩辅导功课,减轻他的学习压力;同时,我也设计了一些适合小月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她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慢慢地,情况开始有了好转。李浩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学习成绩也逐渐回升。小月则变得更加活泼开朗,甚至在村里的才艺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一天晚上,我正在批改作业,李浩突然来了,手里拿着一张成绩单。

\"堂姐,这是我这次的月考成绩。\"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接过一看,眼睛瞪大了——数学100分,语文95分,英语92分...每一科都几乎是满分。

\"浩子,你太棒了!\"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李浩低下头,小声说:\"堂姐,谢谢你。是你让我明白,成绩不是唯一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我拍拍他的肩膀:\"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你尽力了,无论多少分,你都是最棒的。\"

就在这时,小月也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盒子:\"堂姐,这是妈妈给我买的生日礼物!\"

我打开一看,是一个漂亮的手工制作材料包。李芳居然学会了尊重孩子的兴趣,允许小月自己选择想要的东西。

\"浩子,小月,\"我郑重地说,\"你们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你们的价值不在于考试分数,而在于你们本身的特质和品质。\"

两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李浩和李小月都开始变得自信起来。李浩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永远活在分数阴影下的孩子;小月也变得更加阳光、开朗,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我,也从这个家庭的故事中,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不是强迫孩子去符合某个标准,而是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自信而坚定。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见到李浩和小月,他们已经成为优秀的成年人,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成功。而当初那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家庭,也在爱与理解的温暖下,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幸福之家。

有时候,改变一个人的,不只是严厉的批评和过高的期望,更是那份懂得、理解和支持。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大的财富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心灵的相通和爱的传递。

回想起那些日子,我深深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这个挣扎中的家庭。因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一次真诚的付出,就能在绝望的深渊里种下希望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在合适的时机,就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春天来了,村里的田埂上铺满了金黄的油菜花。小雨穿着王大海亲手缝制的花布裙子,奔跑在花丛中,笑声像银铃般清脆。她的头发已经长长,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总是一个小揪揪,而是用红头绳扎成了两个俏皮的小辫子。

\"姨!快来看!\"小雨朝我招手,小脸上沾着油菜花粉,像个小花猫,\"爸爸说这是'希望的田野'!\"

我笑着走过去,牵起她的小手。王大海坐在田埂边,专心致志地摆弄着手中的刺绣绷子。阳光下,他的侧脸依旧刚毅,只是少了几分昔日的锐气,多了几分温柔和坚韧。我注视着他,忽然发现他的手指已经能够相当灵活地穿针引线,完成复杂的针法。这双手,曾经是村里最灵巧的木匠手,如今却成了刺绣的能手。

\"大海,你的作品在省城获奖了!\"村长远远地喊着走过来,手里扬着一张鲜红的证书。

王大海猛地站起来,手中的针线活掉在地上也不管不顾。他接过证书,手有些颤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田颖,你看到了吗?\"他把证书递给我看,上面写着\"民间工艺优秀奖\",\"我真的做到了...\"

\"不只是做到了,是做得太好了!\"我由衷地说,\"大海,你应该去省城参展,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

王大海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我...我害怕。\"

\"害怕什么?\"我笑着捏了捏他的肩膀,\"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连站起来都不敢想的王大海了。你连死亡都不怕,还怕什么?\"

王大海低下头,又抬头看着我,认真地说:\"我怕别人看不起我和小雨。\"

\"谁敢!\"小雨突然大声说,\"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她的话惹得大家都笑了。我看到王大海眼中的阴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辆小轿车缓缓驶入村子,停在田埂旁。车门打开,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请问是王大海师傅家吗?\"男人彬彬有礼地问道。

\"是啊,您是?\"我警惕地走上前。

\"我是省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明。\"男人递出名片,\"我听说了王师傅的事迹和王小雨小朋友的画作,特意来拜访。\"

我呆住了。没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张院长啊!听说他是国内顶尖的工艺美术专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张院长!\"王大海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连忙扶着田埂想站起来,却差点摔倒。我赶紧扶住他。

张院长连忙上前搀扶:\"王师傅别急,小心点。\"

小雨躲在我身后,怯生生地看着这一幕。张院长走过去,蹲下身子平视着她:\"小朋友,听说你画了一幅全家福?能不能给我看看?\"

小雨迟疑地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画,递给张院长。张院长仔细地看了又看,眼睛越来越亮。

\"这构图,这色彩搭配...太有天赋了!\"他惊叹道,\"小姑娘,想不想跟我去省城学画画?\"

\"真的吗?\"小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她怯怯地看向王大海。

\"去吧,小雨。\"出乎意料,王大海点头同意了,\"爸爸和田姨会去看你的。\"

小雨欢呼一声,扑进爸爸怀里。王大海紧紧抱着她,眼角湿润。

张院长临走前,给了王大海一张名片:\"王师傅,你的刺绣技艺很特别,希望能来我们学院开设工作坊,让更多人了解这种工艺。\"

当晚,王大海坐在桌前,久久凝视着那张名片。我知道他在纠结。对于曾经是村里骄傲的木匠来说,到省城去就像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大海,别怕。\"我坐在他旁边,轻声说,\"你有这个能力,也配得上更好的机会。小雨也需要更广阔的天地。\"

王大海转过头,坚定地说:\"田颖,我决定了。不止是我,还有你。\"

\"我?\"我惊讶地看着他。

\"你懂管理,会与人打交道,\"王大海认真地说,\"我们一起干,把我们村的刺绣工艺推广出去。\"

就这样,我们家的生活迎来了又一次转折。王大海去了省城学习,后来又在张院长的帮助下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小雨则在美术学院的少年班学习绘画,每逢假期就回来探望爸爸。

两年后,我们村办起了刺绣合作社。王大海担任技术指导,我负责运营和销售。合作社吸纳了村里十几位留守妇女,让她们在家就能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

\"姨!看我画的!\"十六岁的小雨从美院回来,兴冲冲地给我看她的新作品。画上是合作社的工人们在车间刺绣的场景,生动逼真。

\"太棒了!\"我由衷赞叹,\"已经完全是你自己的风格了。\"

\"爸说等合作社发展好了,要建个艺术馆,把大家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小雨骄傲地说。

如今,当年的那个五岁女孩已经出落成婷婷少女,她继承了父亲的坚韧和母亲的温柔,再加上自己的天赋,已经在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上获得过两次金奖。

五年后的秋天,合作社的艺术馆正式落成。开业那天,小雨作为特邀嘉宾剪彩。她穿着得体的连衣裙,落落大方。王大海坐在轮椅上,被村民们簇拥着,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这五年,不容易啊。\"村长拍着王大海的肩膀说。

王大海点点头:\"是啊,但有田颖和你们的支持,一切都值了。\"

夕阳下,小雨陪着爸爸在艺术馆的花园里散步。她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两个人的影子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

\"爸爸,我考上美院附中了。\"小雨轻声说。

王大海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真棒!我的小雨长大了。\"

\"爸,\"小雨突然停下轮椅,转向王大海,\"你还记得我五岁那年说的话吗?'我不要新妈妈,只要你'。\"

王大海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记得,怎么会不记得。\"

小雨歪着头想了想,又说:\"我现在有新的梦想了。\"

\"什么梦想?\"

\"我要成为一名画家,画下世界上所有的美,然后告诉所有人,我们的家乡有多美,我们的故事有多美。\"小雨认真地说。

王大海眼眶湿润了:\"我亲爱的小雨,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我站在不远处,看着父女俩温馨的互动,心中充满了欣慰。回想起七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谁能想到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王大海不仅站了起来,更用自己的方式站立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用残缺的身体,撑起了一片天;用坚强的意志,改变了命运;更用伟大的爱,给了小雨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晚风拂过,吹落几片金黄的树叶。我走过去,轻轻挽起小雨的手:\"走,跟姨去看看你的画展。\"

小雨摇摇头:\"不,爸现在需要我。等晚上爸爸休息了,我再带您去看。\"

夕阳把三个人的身影融为一体,就像这个家,永远紧密相连,永不分离。

这七年,我见证了太多。有争吵与泪水,有希望与泪水,更有无数的感动与成长。这个普通的小家,用最平凡的方式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晚上回到家,我坐在书桌前,翻看这些年记录下来的点滴。从第一张王大海的刺绣作品,到小雨的每一幅画作,再到合作社的成长历程。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田姨。\"小雨轻声唤我。

我抬起头,看到她手里拿着一张请柬:\"爸说下周有个全国性的民间工艺交流会,他希望您能一起去。\"

我笑了:\"这是好事啊。你的新画能拿去参加展览吗?\"

小雨点点头:\"嗯,爸说我画的家乡山水最适合了。\"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山峦。暮色中,村庄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就像生命中一个个温暖的节点。

命运曾经给我们设置了重重障碍,但最终证明,只要心中有爱,有坚持,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我转身,轻轻拥抱小雨:\"我的小雨,一定会实现她的梦想。而我们的家,也会越来越好。\"

窗外,一轮明月升起,银色的月光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前方充满希望的道路。

这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家庭,用他们的方式向世界证明: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只要不放弃,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

而我,有幸见证了这一切,成为了这个故事中的一部分。每当看到小雨在艺术馆里挥笔创作的样子,我都会想起她五岁时的那句话:\"我不想成为孤儿,你不能丢下我!\"

如今的小雨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孩,而我也将继续守护这份温情,见证更多生命的奇迹。因为,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就永远值得期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