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意外(2/2)
“请大长公主安!”
楼彧先恭敬的行礼,然后才笑着回答她的问题:“公主在骊山,臣有些公务,暂时回京城处理!”
大长公主眸光闪烁着:公务?
有什么公务,能够让还在休婚假的堂堂齐国公、大理寺少卿撇下公主新妇,忽然跑回京城?
难道是那件事?
许是聪慧敏感,又许是做贼心虚,大长公主竟忽的想到了自己正在做的某件事。
心、突突的跳了起来。
不过,大长公主到底身份贵重、见多识广,自是不会轻易将情绪外露出来。
她依然慈爱的笑着,“含章一心为公,果然没有辜负陛下的看重。”
“来,快坐下吧!”
大长公主指了指自己下首的一个位子,示意楼彧入座。
“谢公主赐座!”
楼彧态度温和,言行却一丝一毫都不曾乱了规矩。
看到这样规矩端方,举止有度的玉面少年郎,大长公主禁不住的喜欢。
啧,不愧是楼含章啊,年少得志却没有轻狂。
在他的身上,大长公主更是看到了太子的影子。
哦,是了,太子当年在沂州办差,将楼彧待在身边,一带就是好几年呢。
说句不怕逾距的话,太子对楼彧,兴许比对几个儿子都要看重。
儿子没得选,也舍不得教训,“学生”却是精挑细选、严格管教出来的,最符合自己心意的存在。
意识到这一点,大长公主对楼彧愈发的和蔼可亲。
坐在楼彧对面的四郎君,看到阿母如此模样,都禁不住暗暗咋舌:阿母也太抬举楼含章了。
不过是个未及弱冠的年轻人,虽身份尊贵,可在京中,尊贵的人儿还少了?
四郎君暗自腹诽着,却没有说什么。
大长公主在公主府积威甚重,即便是亲儿子,也不敢在她面前造次。
“圣人看重臣,是臣的福气。臣万分感念,并无比珍惜!”
“臣一言一行、自醒自律,万不敢辜负了圣恩!”
楼彧这话,表面是在说自己,细细一听,却似有所指。
他贸然来拜访大长公主,还口说“公务”,人老成精的大长公主,心里已经犯了嘀咕。
这会儿听到楼彧似有深意的话,她如何不明白?
这楼彧,分明就是冲着她的公主府而来。
那件事,果然被发现了!
只是不知道,楼含章都知道了多少!
他又打算怎样处理!
大长公主笑容不变,只是眼底的温度冷了些许。
“臣恪守规矩,更严格管教家下奴婢。”
楼彧说着说着,话锋便是一转,“臣虽年轻,却受祖宗庇护、圣人太子恩赏,得了些许家业。”
“家下奴婢亦是人数众多、良莠参差,公主与臣严格约束,恐有一二刁奴做出有违法纪的错事。”
“或许,奴婢们的本意是好的,是要为主子分忧。然则,谋害百姓,伤及无辜,就是违法乱纪,公主与臣是万万不能忍的。”
“最重要的是,事情或许不大,却会辜负了圣恩,伤了自己的体面。”
“一旦事发,若是遇到个懂规矩的主官,还能勉强转圜一二;可若是遇到个莽汉,不管不顾、横冲直闯,不说臣自己的体面了,就是圣人、太子的威仪,也会受到损伤!”
楼彧字字句句说得都是自己,大长公主的笑容却愈发的僵硬。
人家把话都说得这般明显,在后宅、在皇宫、在京城沉浮多年,大长公主若是还听不懂,那就是真蠢!
“……含章年纪轻,却想得周全!”
“你说得对!吾等臣子得了圣恩,不但要自省自律,还要约束‘奴婢’!”
大长公主的意思也明确,她听懂了楼彧的暗示,也会按照楼彧的提议去做——
京城连环失踪案,是公主府的刁奴所为,与她荣安没有半分关系。
她会将首尾都处理干净,即便遇到鲁莽的审案主官,也不会让对方抓住半分把柄。
“殿下不嫌臣轻狂便好!”
楼彧将意思传达完毕,也就没有继续留在公主府。
又与大长公主闲话了几句家常,楼彧便起身告辞。
“阿娘,这楼含章,此番前来,到底为何?”
四郎君亲自将楼彧送出了公主府,回来复命的时候,忍不住问了一句。
看了眼单蠢的小儿子,大长公主心底连连哀叹:唉,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她这才将希望放到几个孙儿身上。
小六郎虽年幼,还天生有疾,可他最是伶俐啊。
她这才多疼了几分,为了他更是遍寻神医,竭尽所能,以至于——
算了,既然楼含章来了,就表明太子已经知情。
大长公主最识时务,总能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大长公主没有理睬自己的蠢儿子,而是一连串的命令吩咐下去,将曲池坊的事儿抹平。
但,她低估了某人的能力、执拗,周既明查到了曲池坊,找到了公主府的别院,还不管不顾的强行追捕逃犯,而在追赶的时候,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