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爱是常觉亏欠(2/2)
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责怪过谢太君不顾自己劝阻,一意孤行的结局是差点害死了她自己。
好在还有他会来以身相护。
如今几十年过去,昔日旧人早已埋在冰冷的石头下,等到她终于前去相聚,也不知还能否认得出来。
谢太君心想,他必定已经认不出来了。
她已经如此年迈,脸上的褶皱连对镜自视的时候,自己都看不过去。
年轻的时候多好啊,她的脸嫩得都能掐得出水来。
就这样,她沉浸在白班设想中,闭上了操劳一生的眼睛。
单子寅的泪落下来,直直滴在了老太君的眼皮上。
这滴泪顺着睫毛滑下来,就像谢太君在流泪一样。
虽说迎程程才是大楚史上获封的第一位女将军,但谁人心中都明白,不止迎程程在西南的战绩,即便是整个单家军乃至如今的西南军和西北军,若没有她谢太君,都难以有今日。
陛下痛失爱将,十分悲痛,为此辍朝三日,亲自为太君守灵。
将军府上下一片悲恸,据说连蒲甘国王都因此为太君设灵堂送她最后一程。
来自敌人的敬重,才是这一生最好的嘉奖。
陛下本意要为太君风光大葬,可单子寅执意拒绝了陛下的好意:“陛下的爱重,臣举家上下感恩不尽,只是太君临终前曾留下遗言,想将尸身燃尽成灰,撒于海上,与祖父同葬。”
在大楚,向来都是讲究入土为安,将尸身焚化成灰,本是极刑,陛下自然不肯答应。
陛下的顾虑,单子寅能够理解。
迎程程也说:“太君于国有功,如今又是为国捐躯,陛下正不知要如何隆重地为她送行,都要辍朝三日为她老人家守灵了,你如今说要对太君挫骨扬灰,不是陷陛下于不义吗?”
“太君生前的确如此嘱咐过我,这是遵循太君遗志,”单子寅想了想,“不如我去建议陛下,成全太君,再为她设衣冠冢,盛大的仪式仍能照旧。”
死后如何极尽哀荣,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活人有得看,又能尊重逝者遗愿,陛下一定会乐于成全。
果然,当单子寅提出衣冠冢的事后,陛下明显松了口气,并当即表态道:“如此甚好,日后也算是给你们后世子孙,还有大楚百姓,一个怀念太君的去处。”
于是单子寅选了个黄道吉日,按照太君意愿,将后事简单办了。
为了将骨灰撒如大海,他们还提前了十几日出发往秦皇岛那边过去,那里有靠近楚都最近的海,当初单子寅的祖父便也是这样舟车劳顿地葬入了大海之中。
太君终其一生困于家国大义之中,如今总算是重获自由。
程牧和单芯也被带了过去,两个孩子其实只有单芯还算是在西南军营中,与太君有过短暂交集,也不算是感情深厚。
单子寅与迎程程将太君骨灰撒入大海之后,在海边站了许久。
久到单芯有些站不住了,她悄悄靠近程牧,凑到他耳边去问:“哥哥,爹爹和娘还要在这里站多久啊?”
程牧严肃却小声地回答她:“咱们是来送太祖母最后一程,日后再也见不着了,久一些是在追思和怀念她老人家。”
单芯很少见到父亲和哥哥如此严肃的一面,更难见到母亲安分站着的场面,一时有些困惑。
小小的她还不懂什么是永别,更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就这样躺在长匣子里,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但太君素来如此,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同在军营中,也会时常见不到人,因此单芯还不理解,也不太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