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苛刻条件不得不接受,还得感谢谢威(1/2)
第231章苛刻条件不得不接受,还得感谢谢威的苛刻
“张校长,任何一家单位,不管怎发展,都不可能方方面面发展到全世界最好。全世界,都没有哪家跨国公司能在各个领域都独占鳌头……”
谢威平静地说道。
学校对校企办一直都不愿意往生产上投入是不满的。
在市场野蛮发展的情况下,生产有很高利润,学校本就缺钱,自然巴不得所有利润都能留在学校。
之前李瑞是强压着,不让学校任何人提;现在的张鸣秋没有李瑞的强势,又是一个老好人,靠着打太极,却也没让人能找谢威说这事。
“啊国外跟我们可不一样,他们是以利益为主,投资都是为了获得收益。”
张鸣秋不明白谢威说这话啥意思。
“确实,国际上的巨头,都是追求更多利润,为了占领更多市场,所以才大量投入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此保证竞争力。技术研发是一方面,可制造力同样重要,制造力跟不上,很多东西设计出来,都无法制造出来……别的不说,就说611所之前的歼-9来说吧,性能指标一再更改,是因为设计不出来吗还有学校保密车间那辆wz-122样车……”
设计很困难。
可制造呢
“各种配套工厂,难道都由我们自己去建设先不说这需要多少经费,仅仅是物力,人力,得多少这些解决了,管理能跟上吗”
“每一个厂,需要的配套多少全部都我们去,是能留下利润,可配套产业呢wz-122项目、歼-9项目,甚至其他重点国防项目,有多少不是因为配套跟不上”
张鸣秋沉默了。
配套!
这是他之前不曾考虑过的。
“而有着明确的分工后,大家各自在的优势上持续投入,走专业化道路……配套的完善,会进一步促进科研,毕竟科研所需的各种设备,同样也是产品……”
谢威很无奈。
配套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可要想几句话就解释明白,并不是容易的事。
尤其是张鸣秋这种不了解市场,不懂经济的管理者。
“呼”
张鸣秋长呼了一口气,好像明白了。
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
“可是为什么你要把14厂要到学校,自己建立卫生巾厂跟香料生产线”
这是张鸣秋疑惑的。
“为了市场竞争啊,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情况下,核心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看着张鸣秋想要反驳,谢威急忙补充着:“军工产品等不一样,只有配套跟上了,我们的技术才能进一步发展。就拿14厂的集成电路来说吧,虽然咱们设计出来更先进的,可工艺设备、原材料供应、封装技术等,都影响着生产不是光靠14厂一家来发展,能行吗”
“不能!不说别的,仅仅是光刻机,咱们都提供不了……”
张鸣秋一下就明白了。
要是14厂所需的关键核心设备全部都自己投入研发,还发展个屁。
“巴基斯坦之所以想要全套技术,不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生产能力,避免被卡脖子跟节省成本,更为了从这些方面来完善他们自己的军工产业以及配套……”
呃
张鸣秋狐疑地看着谢威。
对方的思维跳转太快,根本跟不上啊。
怎么又说到巴基斯坦了
“李校长的意思,是跟巴基斯坦合作,以此为契机,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同时也利用巴基斯坦获得一些课题的研发经费……”
“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鸣秋实在不明白,谢威要表达什么意思。
“学校要做好接收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准备。”
“啊”
张鸣秋更是愕然。
学校准备接收巴基斯坦留学生
“你不是不同意出口技术给他们”
“不同意,是为了更大的收益,只要他们给的钱够多,咱们为什么不能出口火箭筒又不是什么核心技术。再说了,他们没有玻璃纤维以及高能炸药的生产技术……为了配套,不得更多钱从国内引进至于高能炸药什么的,这需要更多配套,他们建设起来也困难,咱们可以出口……”
“……”
张鸣秋瞪大了眼睛看着谢威。
敢情,这小子早就把刀子磨得锋利无比,就等巴基斯坦送上门来了
“对了,学校要做好准备,既然他们安排留学生是来学习的,就得考虑各种成本,国家补贴给大学生,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帮国外培养人才,得他们给钱。”
谢威提醒着张鸣秋。
他目前的身份,即使提出来让留学生交学费生活费,都不会有领导重视。
他可不希望从一开始,国外派出留学生,不仅免费,还能领取补贴。
一切,都要成本的。
“那是肯定的啊!咱们学校日子也不好过。”
张鸣秋一脸坚决地说道。
只有学校占别人便宜的,可没有别人占学校便宜的。
国际友人也不行!
“晚点时间,江北厂那边应该会来找您,只要签了合同,就让他们先不急着离开,等巴基斯坦人到了后,让他们介绍生产……”
“啊”
怎么又回到江北机械厂了
招待所。
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宁俊涛、田贵荣等人都是愁眉不展,不停地抽烟。
几人讨论的时间不短了。
可谁嫌学校的条件太过苛刻,同样,谁都没有提出就此不合作。
“唉”
宁俊涛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咱们不能放弃这次合作,哪怕是5000具火箭筒,也能让厂里生产几个月……”
“厂长,咱们就只带了200万啊。”
马原内心很难接受。
可想到张鸣秋的态度,也知道不接受都不行。
江北厂不合作,有的是厂合作。
从十多年前开始,国内的火箭筒生产厂都在全力生产火箭筒,库存怕是打一次世界大战都还有剩余。
56式40火、69式40火、70式62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等,这些都是用于提升步兵火力的,满负荷生产了十多年后,库房都堆不下了。
现在这些火箭筒已经落后了。
生产,自然就被削减到了极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