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参观完了?我们坦克试验车间看了么(1/2)
第233章参观完了我们坦克试验车间看了么
“行了,你不用管我,忙你的事情去吧。现在交换机的进度很重要,指不定某天,咱们就跟国际巨头们开战了……”
谢威轻声对莫灵羽说道。
莫灵羽动作一僵,看了看谢威,点了点头,收拾了资料就向外面走去。
“呼~”
谢威长出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站起来活动了一番,看着桌上的稀饭跟包子,苦笑着摇了摇头,开始吃饭。
莫灵羽的心思谢威一直都知道。
还好,现在莫灵羽也只是默默地照顾着谢威。
“巴基斯坦人肯定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当年超-7费3亿他们都嫌贵,这得好好考虑一番,掏太少不符合学校发展,太多他们又给不出来……”
一想到巴基斯坦兜里的钱跟他们的要求,谢威就头大。
昨晚上一晚上都没想出一个能一下就让对方掏钱的方案来。
太先进的,国内都没装备,不可能为了钱,啥技术都往外卖,而且巴基斯坦也不一定能承受得起先进技术所带来的高昂成本。
落后的,人家看不上。
这就需要谢威提出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方案。
如果说现在能买到rd-93涡扇发动机,还是比较容易说服对方的。
了解情况的谢威知道,超-7最终的投资还是将近4.5亿刀,不过那时候的超-7,已经远不是一开始巴基斯坦想要的那种轻型战机,在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很多在一开始属于造价昂贵的先进技术,随着时间推移,也不过是寻常技术。
超-7计划,一开始只是在歼-7的基础上,更换歼-8的两侧进气道,然后再换装动力更强劲的先进涡扇发动机。
现在,米格-29的rd-33发动机,因为中苏外交关系,没可能进口的。
而学校战机相关项目,涡扇发动机距离投入使用,还不知道有多远的距离呢。
“先忽悠着他们达成合作协议,反正枭龙战机是611所帮着设计出来的,现在的技术基础,应该可以满足了……发动机,等几年,应该就没问题了……”
想来想去,谢威觉得,先忽悠着对方签合同,如此一来,学校的三代机项目就不会太缺经费了。
学校搞的各种研发,都是以歼-10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完全可以从巴基斯坦拿钱搞歼-10所需的技术,然后再把技术降低一些,搞出巴基斯坦所需的战机……
枭龙,对巴基斯坦来说,只是搭配f-16使用的低端战机。
“谢威,你在办公室啊!赶紧的,巴基斯坦的人已经到了,张校长让你赶紧去数控机床实训车间……”
正在谢威分析着情况时,张鸣秋的秘书甘宁急冲冲地冲进了谢威办公室。
“直接去实训车间”
谢威眉头拧到了一起。
巴基斯坦人到学校,不应该先参观学校
“他们并没有按照学校安排的流程,到了后,就直接要求去学校的实训车间,张校长没办法,就带他们先去了金工实训车间……”
甘宁急忙解释着。
按照之前的流程,首先是参观学校,然后再参观部分能开放的实验室跟实训室,最后才是进入实训车间。
学校的实训车间,可不只是生产民品的零部件。
“哦。”
谢威听了后,反而没有什么担忧。
这进一步证实了巴基斯坦谋求跟学校的合作是为了建立他们自己的国防工业。
“谢威啊,赶紧的……”
“我去能干什么各个车间都有负责人会向他们介绍情况。学校的情况,自然有学校领导给他们介绍……这样,你给张校长说,等他们差不多了,巴基斯坦方面表明了他们的意图后,我再出面。”
陪着巴基斯坦代表团去参观学校
拉倒吧!
谢威可没那时间。
虽然说一开始跟他们在一起,能通过对方的反应了解目的跟底线,可谢威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这……”
甘宁瞪大了眼睛。
张校长专门吩咐自己来找谢威啊!
“你给张校长说,等他们参观完了我再去。”
谢威态度很坚决。
甘宁还想劝说,毕竟校长吩咐的,看着谢威的神态,再想到平时张校长对谢威的态度,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告辞离开。
“对方态度这么明朗么”
谢威一点担忧都没有。
金工车间。
张鸣秋跟刘德宝等校领导陪着穆里塔扎里达克跟伊莫罕法鲁克一行人认真地参观着。
车间负责人不停地向他们介绍着车间的技术跟情况。
“数控机床你们不是还需要从国际上引进”
对中国的工业基础跟科技水平,伊莫罕法鲁克自认为还是比较了解的。
不是说整个中国都没有数控机床,需要从国际上引进
关键国际上禁运!
“最先进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我们确实没有技术……”
杜国旺脸上浮现出一抹愁容。
得益于谢威拿出了hz80芯片,机电方面在三轴数控系统的进步很快,虽然精度还差一些。
甚至谢威口中的简易四轴控制系统也没了问题。
发展到了这里,整个项目的进度就受到严重制约了:需要运算能力更强的芯片,需要对数控系统功能进一步拓展,需要更灵敏的光电元件以及伺服系统……
所有的,不仅需要资金,也需要时间。
“中校,我们基础本来就差,数控技术等又受到国际禁运……眼前你们看到的,全部是我们学校独立设计、开发,所有零部件,全部都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
看到对方脸上的失落,杜国旺不乐意了,“虽然在控制精度等方面跟国际先进水平有着很大差距,但是我们的数控系统胜在便宜……现在的数控系统,用于改造普通机床进行自动加工,完全没有问题。”
一边说,一边带着众人走向旁边正在运转的改造数控机床。
在车间一端的机械加工区域,十多台没有装防护罩、普通车床改造的数控机床,正在自动加工。
机床旁边并没有技术人员或是操作工人守着。
“这些车床都是通过数控程序控制,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会取下已经加工好的零件,更换新的零件,然后只要按下控制系统的启动按钮……”
杜国旺亲自给巴基斯坦方面的人解释。
在他看来,巴基斯坦引进数控系统改造他们的普通机床,才是最合适的。
“这么方便”
眼前的场景,让伊莫罕震惊不已。
不是说中国很落后
为什么自己看到的跟自己听到的完全不一样
在伊莫罕法鲁克中校眼中,中国除了在苏联援助下有着相对完善的重工业基础,技术程度比巴基斯坦先进不了多少的。
所以,从中国引进工业基础,再利用跟西方的良好关系,甚至有可能在技术领域超过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