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一份保障(1/1)
沈青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女子,心底不禁涌起一阵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想着把百合卖给老诚王呢?
此刻,他的眼神里满是感动的泪水,用衣角擦了擦眼泪后,说道:“百合,我还有些私房银子,还有咱们房子的地契,都在那幅画后面的暗格里,你拿着去请大夫吧,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百合强压着心底那即将喷涌而出的激动,缓缓移步到那幅画前,打开暗格,取出里面的匣子。当她看到匣子里的东西时,忍不住在心里暗骂一句:“老东西,可真是个肥羊。”且不提里面那些庄子、铺子的地契,光是银票,就足足有十万两。
想来这些都是这老东西多年来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得来的不义之财,她恋恋不舍地又看了一眼匣子里的银票,随后又给沈青倒了杯水,亲自喂他喝下,温柔地说道:“老爷,您喝点水,好好歇息一下,我这就派人去请大夫。”
沈青感动得老泪纵横,喝完温水后,便沉沉睡去,睡得极沉,就连百合狠狠朝着他屁股踹了一脚,他都毫无知觉。
百合此刻也顾不上许多了,急忙将匣子里的银票分成两份,一份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肚兜,另一部分则塞到了小丫鬟的肚兜里。两人一前一后,神色匆匆地朝着府门外走去。
两人在雅绣居门口会合,迎春早已在此等候,见到她们后,赶忙将两人带到三楼安置,一个时辰后,一辆马车从雅绣居后门缓缓驶出,悄无声息地朝着安国公府而去。
盼春将两人请进苏晓悦的书房的,立春贴心的为二人奉茶,这是百合被赎身后第一次见到苏晓悦,他赶忙行礼道:“百合见过主子。”
苏晓悦眉眼含笑,轻柔地抬手,示意立春将百合搀扶起来,她微微歪着头,目光如水般柔和且满含关切,轻声问询百合:“百合姑娘,如今诸事尘埃落定,纷纷扰扰皆已平息,不知你可有心中憧憬的安身之所呀?”
百合缓缓抬起头,那澄澈的眼眸中,沉淀着历经沧桑后的坦然与淡然,她静静地望向苏晓悦,声音轻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百合一介柔弱女子,于这纷繁复杂的世间,已然历经无数波折,如今,只求寻一处无人知晓之地,安安静静、平平淡淡地度过余生。”
语罢,她转身从身旁小丫鬟手中接过包袱,双手恭恭敬敬地递到苏晓悦面前,接着说道:“主子,这便是沈青那老奸巨猾之徒最后的积蓄了,奴婢费了诸多心思,总算是将其哄骗到手。”
立春见此情形,赶忙上前一步,动作轻柔地伸手打开匣子,只一眼,她的眼神微微一闪,似是被匣内之物小小地惊了一下。
旋即,她熟练地将匣子递到苏晓悦面前。苏晓悦微微俯身,目光专注地仔细翻看着匣子里的物件。
片刻后,她从中拿出一叠奴仆的卖身契,递给盼春,语气平和却又带着几分郑重说道:“你寻个恰当的时机,将这些卖身契一一归还给那些仆人。”
“是,小姐。”盼春脆生生地应道,双手稳稳接过卖身契,小心翼翼地收好。
苏晓悦又将匣子里的地契、房契一一取出,交到立春手中,认真叮嘱道:“立春,你把这些拿去交给庆春,让她仔仔细细核算清楚这些铺子和庄子究竟价值几何,然后按照市价全部换成银票,最后交到百合姑娘手中。”
说着,她又从匣子的银票中取出三万五千两,神色间透着严肃与决然,说道:“这是沈青那家伙亏欠我们家老夫人的嫁妆银子,如今也该讨回来了。”
言罢,苏晓悦毫不犹豫地将匣子里剩余所有银票一股脑递给百合,真诚地说道:“百合姑娘,这些都是你应得的,至于那些地契和房契,皆为建安侯府的产业,你拿着在市面上恐不好出手,我让庆春帮你换成银票,这样你和小丫鬟手中也能有些银钱傍身,日后生活也能多些保障。”
未等百合开口拒绝,苏晓悦又从手中剩余银票里取出一万两,递到百合手中,满脸感激地说道:“这段时日,你陪着那老奸贼虚与委蛇,着实委屈你了,这是当初应允你的报酬,你就安心收下吧。”
百合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银子,心中感动与纠结交织,她赶忙“扑通”一声跪地,对着苏晓悦“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说道:“主子,这一万两是百合应得的,百合收下,至于这匣子里其余钱财,理应交给二爷处置,百合实在不能要。”
苏晓悦瞬间听出百合的顾虑,她是担忧私自处理沈青的财物,会引得沈奕辰不满。苏晓悦不禁对眼前这位年轻却心思细腻的女子多了几分赞赏。
她轻轻扶起百合,温和说道:“百合,你只管放心收下,以二爷的为人,即便他知晓此事,也定会与我做出相同处理,你为我们付出诸多,这些都是你应得的,无需推辞。”
百合再次看向匣子里那叠厚厚的银票,似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像是下定重大决心般说道:“主子,这匣子里的银票百合收下了,至于那些庄子和地契,百合无论如何都不能要,百合只是一介弱女子,若带着如此家业上路,恐怕于我而言,并非福分,反成祸事。
不如这样,主子答应百合一个请求,倘若日后某一天,百合不慎被人骗得身无分文,还望主子能出手再救百合一次,不知主子意下如何?”
苏晓悦思索片刻,觉得百合所言在理。她转身行至书案前,拿起一张宣纸,略作沉思后,挥笔疾书,写下一纸契书,写完,她将契书递给百合,微笑着说道:“这是我苏氏美食作坊的一成股份,你可持这份契书,从苏氏作坊的任意一家店铺支取分红,如此,你往后的生活也算有了一份长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