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收复云南之战(一)(2/2)
汤和、李文忠和蓝玉率领的十五万明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迅速逼近成都。
城内的明玉珍得知消息,心中虽有一丝不安,但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期待。
他召集众将,商讨对策。
“诸位将军,明军来势汹汹,兵力远超我军,但我们占据地利,且有成都坚固的城墙作为依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击退来犯之敌!”明玉珍鼓舞士气道。
众将纷纷表态,誓死保卫成都。
明玉珍随即下令,加强城防,储备粮草,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同时,汤和、李文忠和蓝玉三人也在商讨攻城策略。
汤和指着地图说道:“成都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我们需以智取胜。
我建议分兵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一路绕道城南,出其不意;另一路则埋伏在城北,待敌军慌乱时,一举攻入城中。”
李文忠和蓝玉点头赞同,三人随即分头行动。
次日清晨,明军开始攻城。
正面佯攻的部队在城下擂鼓呐喊,吸引了大量守军。
城南的部队则悄无声息地接近城墙,利用云梯迅速攀爬而上。
城北的伏兵则埋伏在树林中,等待最佳时机。
城内的明玉珍见正面攻势猛烈,急忙调兵增援。
然而,城南的明军已经攻入城中,守军措手不及,陷入混乱。
城北的伏兵见状,立即发动进攻,三路明军合力,迅速攻占了成都。
明玉珍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突围而出,逃往重庆。
汤和、李文忠和蓝玉三人率军追击,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将明玉珍围困在重庆城内。
隆武元年深秋,重庆城下,战鼓雷动,旌旗蔽日。
明玉珍立于城头,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明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无奈。
这一战不仅关乎大夏的存亡,更关乎四川百姓的安宁。
天命难违,大势已去,他只能做出最后的抉择。
“传令下去,开城投降,勿使百姓再受战火之苦。”
明玉珍的声音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沉重。
随着一声令下,重庆城门缓缓打开,明军将士在汤和、李文忠、蓝玉的带领下,有序地进入城内。
他们没有滥杀无辜,没有抢掠财物,而是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展现了大明军队的威严与仁德。
明玉珍被押解至汤和面前,他衣衫不整,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不屈与骄傲。
汤和望着这位曾经的对手,心中涌起一股敬意。
明玉珍虽为大夏之主,但治理四川有方,深得民心,若非时局所迫,两人或许能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己。
“汤将军,你我各为其主,今日一败,我无话可说。
只愿大明能善待四川百姓,勿使吾等心血付诸东流。”
明玉珍语气平静,却字字掷地有声。
汤和点头应允,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征服,更是民心所向。
他承诺,大明将秉持仁政,与四川百姓共谋福祉,共创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