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庸才误事(2/2)
经过停业整顿之后,从上到下,包括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领导班子都已经焕然一新的柳南窑厂再次大开厂门开始恢复生产工作。
恢复生产之后,窑厂第一时间就启动了3项工作。
第一个是投资120万元建设废渣处理厂。
第二个是针对周边大林、下湾以及柳坪三个的污染和人畜中毒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相应的损失进行赔偿。
第三个则是跟柳南镇的各个村签订了一份长期的用工协议。
窑厂的改革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对于整个柳南镇镇府而言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好结果。
作为新任镇长,谢维良最近一段时间可谓是意气风发。
虽然他这个镇长只是二把手,而且头顶上的一把手黎卫彬不仅仅是书记,还是县委主要领导。
论职权,两个人根本就毫无可比性。
但是实际上,作为书记、一把手的黎卫彬基本上都把柳南镇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交给他这个镇长负责,自己则彻彻底底地做起了甩手掌柜。
不过谢维良很清楚。
即使如此,黎县长的主要关注点恐怕还是在柳南镇这边。
所以对于黎卫彬的工作指示,谢维良根本就不敢有任何松懈之处。
然而此时此刻。
身处常务副县长办公室里。
等面前的黎卫彬一席话说完,谢维良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刚刚不久前。
接到电话的谢维良放下手头的工作,然后紧赶慢赶地来了黎卫彬这边。
这段时间,随着窑厂那边的工作告一段落,再结合前段时间黎卫彬让他在柳南镇搞产业调查的情况来看。
谢维良其实也知道,黎卫彬接下来很有可能要对柳南的农业产业进行调整了。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刚刚黎卫彬居然问他,如果柳南镇不搞绿色农业,当下柳南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应该在什么地方。
这如何让他不吃惊。
“领导,如果不搞绿色农业的话,恐怕跟县委当初的规划有比较大的偏离啊。”
毕竟搞绿色农业是松和县前任县委班子统一定下来的发展基调,甚至连前期的各种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别的不说,柳南镇各个村现在三天两头就有人跟镇上打听消息什么时候方案会落地。
说起来也是丰水县那边的动静太大惹的祸。
松丰二县本来就是丰水河一衣带水的邻居。
柳南镇又毗邻丰水县的九城镇,不说生意上的来往了,两地婚姻嫁娶的联系更是频繁,就连说话的口音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丰水县那边可是一日千里。
据说最早启动绿色农业落地的河塔镇和九城镇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盖楼房,村村都在通电话搞公路建设。
两年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在想办法去沿海打工,现在反而倒过来了。
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在往回跑,宁可守着家里的几亩田地搞农业大棚也不出去了。
整个经济和生活面貌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而柳南这边呢?
照旧是早起晚归在田地里忙活,男的出去打工,女的在家里干农活,结果一年到头下来,扣完生活上的花销,手里根本就剩不了几个子。
这种强烈的对比,自然弄的很多人都火急上头。
如果不是镇上一直压着,恐怕早就有人闹到县里来了。
“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总不能被尿给憋死嘛。”
“更何况客观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当初县里做的那份产业调查我看过,跟一年前相比,我们面临的情况还是不一样啊。”
“丰水县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你老谢没有去丰水实地看过,但是也应该听说过一些风声吧?”
谢维良面带苦笑地点了点头。
其实又何止是风声。
他这个镇长现在耳朵里成天都是丰水县的声音。
除了主持党委会,黎卫彬一般不会参加镇上的日常会议,基本上都是谢维良在主持。
但是现在一谈到产业落实的问题,会议室里都是在拿丰水县举例子。
要知道一年前还不是这个情况。
这才过了一年时间,就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丰水县那边时机把握的很准啊。”
屋子里。
黎卫彬点了根烟狠狠地吸了两口叹了叹气道。
“此前丰水县在全县推广绿色产业的问题上受过挫,但是他们很快就做出了调整,并且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
“下半年全县各个乡镇里面,绿色农业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这才全面推广的头一年,我们现在搞绿色产业,最起码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看得见规模效益。”
“到明年下半年,丰水那边会是个什么情况?你老谢应该能预料吧?”
被黎卫彬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
谢维良皱了皱眉头,脑子里也是嗡嗡的。
实际上他又何尝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说白了,松和县当初看中绿色产业是因为有利可图。
但是可惜的是,他们落实行动太慢,以至于丰水县短短两年之内就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产业布局。
现在如果松和县再来布局的话,那就是照葫芦画瓢,狗尾续貂之举。
当然了。
成功的经验的确是可以复制的。
麻烦就在于,一旦松和县真这么干,那松丰二县必然会形成竞争局面。
要知道。
现在不仅仅丰水县本县。
就连包括松和在内的淮阳下辖各区县,以及淮阳市区,丰水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都已经打通了起码三分之一的市场。
再过一年之后,这个比例肯定还会增加。
到时候松和县怎么跟他们竞争。
想到这里,谢维良心地也是暗恨庸才误事。
当初万金林跟张金梅执掌县委县政府,原本这个事情早就该落实下去,因为财政问题,再加上柳南窑厂的问题一直卡着不动,生生浪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等到丰水县那边03年的经济数据出来,这才加快了进度。
结果刚刚才准备启动,又被人事问题给耽搁了。
这不是庸才误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