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夜读全唐诗 > 第501章 释奠文宣王乐章之四《雍和》

第501章 释奠文宣王乐章之四《雍和》(1/1)

目录

释奠文宣王乐章之四

祭礼华章:肃穆仪轨中的虔诚信仰与文化传承

雍和

堂献瑶篚,庭敷璆县。

礼备其容,乐和其变。

肃肃亲享,雍雍执奠。

明德惟馨,苹蘩可荐。

译文

殿堂之上,献上精美的玉饰竹筐(盛祭品);庭院之中,陈列着珍贵的编钟乐器。祭祀的礼仪完备周全,仪容庄严肃穆;奏乐和谐,随仪式进程灵活变化。主祭者神情庄重地亲自献祭,众人有条不紊地进行奠酒仪式。光明磊落的德行才是最为芬芳的,即便微薄的苹草、白蒿,也足以作为祭品敬奉神灵。

逐联深度赏析

堂献瑶篚,庭敷璆县

首联以工整对仗勾勒出祭祀场景的华贵与庄重。“堂献瑶篚”聚焦室内祭品陈列,“瑶篚”指装饰着美玉的竹筐,在古代祭祀中用于盛放黍稷、牺牲等祭品,“瑶”字凸显器物的珍贵华美,暗示祭品的郑重;“庭敷璆县”转向庭院布置,“璆”代指美玉,此处形容钟磬等乐器质地精良如美玉,“县”通“悬”,描绘编钟等乐器悬挂整齐的画面。殿堂与庭院、祭品与乐器的双重铺陈,不仅展现出祭祀场所的精心布置,更营造出肃穆而隆重的仪式氛围,体现古人对祭祀活动“器以载礼”的重视,以精美的器物彰显对神灵的尊崇。

礼备其容,乐和其变

颔联从礼仪与音乐两个维度深化祭祀的神圣性。“礼备其容”强调祭祀礼仪的完备与严谨,从主祭者到执事人员,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古礼,衣冠服饰整齐规范,举手投足庄严肃穆,体现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乐和其变”则突出音乐在祭祀中的重要作用,祭祀过程中,乐曲的节奏、旋律随仪式推进而变化,如迎神时曲调舒缓庄重,献礼时节奏沉稳肃穆,送神时旋律悠远绵长。音乐不仅营造氛围,更被视为沟通神灵的媒介,和谐的音律象征着天地人神的共鸣,与礼仪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人神对话的神圣空间。

肃肃亲享,雍雍执奠

颈联刻画祭祀过程中人物的神态与动作。“肃肃亲享”描绘主祭者神情严肃、态度恭敬地亲自向神灵献祭,“肃肃”叠词强化庄重感,凸显主祭者对仪式的重视与内心的虔诚;“雍雍执奠”则展现执事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奠酒仪式,“雍雍”形容举止从容、秩序井然,体现出整个祭祀团队的默契配合。这两句通过对人物动态的细致描写,将祭祀现场的肃穆氛围具象化,既展现出祭祀仪式的规范性,又传递出参与者对神灵的敬畏与尊崇之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祭祀的庄严。

明德惟馨,苹蘩可荐

尾联升华祭祀的精神内核。“明德惟馨”源自《尚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点明祭祀的本质不在于祭品的丰厚,而在于祭祀者内心光明磊落的德行。“明德”强调品德的纯粹与高尚,认为唯有心怀诚敬、德行高洁,方能与神灵相通。“苹蘩可荐”进一步阐释这一理念,“苹蘩”是两种常见的野草,在古代常用于祭祀,此处代指微薄祭品,即便祭品简单朴素,只要怀着真诚之心,同样能表达对神灵的敬意。这两句打破物质层面的局限,将祭祀升华为精神层面的对话,体现古人“以诚感神”“以德配天”的哲学思想,揭示祭祀活动背后蕴含的道德教化与精神追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