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234章 楔形炮塔、125炮,这就是巴基斯坦梦

第234章 楔形炮塔、125炮,这就是巴基斯坦梦(1/2)

目录

第234章楔形炮塔、125炮,这就是巴基斯坦梦中情坦!

“谢威,他们来的目的是火箭筒跟狙击榴,咱们坦克可是属于保密项目……”

张鸣秋急了。

他万万没想到,谢威一出现,就把学校的机密当着外国人给公开。

对方来,是为了火箭筒跟狙击榴,最多也就是派遣留学生到学校由学校帮忙培养,坦克项目现在还在研究中,进度也不快。

巴基斯坦知道了,这不就容易泄露到国际上,威胁到国防安全

“张校长,我们希望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只有全方面了解贵校的情况,才好提出由你们帮忙培养。”

伊莫罕法鲁克生怕张鸣秋不同意,他们无法看到哈工大的坦克是什么水平。

说实在的,他们心中依然不相信哈工大能提供满足巴基斯坦国防需求的先进坦克,在这几天的了解中,尤其是今天的参观过程,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万一学校能给他们一个惊喜呢

“张校长,我们来之前,李校长就说了,学校全面向我们开放,我们已经跟李校长就派遣留学生进行了初步沟通,如果连贵校真是情况都不了解,这也不好安排派遣哪些方面的留学生啊!”

穆里塔扎里达克板着脸看着张鸣秋。

提醒他,这涉及到外交关系。

“校长,没事的。”

谢威咧嘴笑着,“部队已经放弃了wz-122项目,现在学校负责持续的开发,也没有经费,万一国际友人看上了,说不定就投资持续搞下去了……搞一款外贸坦克,国家也不会反对吧”

只要有经费,专门为了外贸市场开发武器装备,不是涉及到战略威慑武器,都不是问题。

历史上,wz-122坦克项目在终止研究后,还有部分细分项目在持续进行。历史上,哈工大有没有拿到wz-122坦克的样品跟相关技术他不知道。

但是谢威清楚,如果没有外部经费的投入,学校的坦克项目,根本搞不下去。

连车辆工程这块,都没有多少人。

三代坦克,涉及到的技术又非常复杂,现有的各方面技术都无法满足需求。

“谢威,这不符合规定……”

“规定是死的。如果巴基斯坦看上了,肯定会投资,国家有了外汇,咱们也有了研究下去的经费,学校有项目,这方面肯定会调集精干力量……再说了,专门搞一款出口型号,用于降低先进技术的使用成本,部队可以拥有更廉价的先进坦克……”

看着谢威,张鸣秋一时间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反驳:谢威说的很有道理。

“好吧……”

无奈之下,张鸣秋只能松口。

于是乎,一行人向着学校外面那个没有挂牌子的工厂走去。

不同于以往,工厂大门口依然没有挂牌子,相比之前只有门卫,现在居然有了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卫。

“这是”

距离很近,谢威的精力都在程控交换机上,要不就是忙碌其他事情。

根本就不知道学校下属的实验车间什么时候有部队介入了。

“前几天部队安排的,咱们学校设立了军代表,目前军代表尚未到位,不过这些车间现在开始由部队警卫。学校相关项目,部队安排了一个警卫排……”

见谢威看到门口的武装警卫站岗,张鸣秋小声解释着。

军代表

“学校设立军代室了”

谢威惊讶地问道。

“可不是……以后这些项目都将会纳入部队的监管……”

张鸣秋看着谢威,叹了一口气。

有着部队的介入,无论是李校长,还是谢威,都不敢再胡乱地把国内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往外卖了吧

“卖火箭筒跟狙击榴导致的”

谢威看着张鸣秋,见他轻微点头,心思变得复杂。

也不知道是部队首长看不下去李校长瞎几把乱搞,还是其他原因,才把这些军工项目纳入了监管范围。

“你有意见”

张鸣秋怕谢威闹腾。

谁都不想受到监管,尤其是部队在学校设立军代室。

“没!巴不得呢!部队设立军代室,说明已经开始重视学校的军工项目……”

谢威是真的一点不反对。

不仅不反对,反而还非常支持。

甚至他觉得一个警卫排的规模有些小,最好是搞个警卫团,甚至一个警卫师,那样不仅说明部队重视学校的相关技术项目,也说明学校在军工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虽然有武装警卫守卫着车间,学校领导带着外国客户进入车间,武装警卫并没有阻拦。

“这是模型还是样车”

进入车间后,当看到wz-122坦克样车后,穆里塔扎里达克顿时瞪大了眼睛。

低矮的楔形炮塔!

又粗又长的炮管!

更重要的是,1,2,3……6!

6对负重轮!

这意味着,眼前的坦克已经彻底摒弃了59坦克底盘,自身重量更重。

坦克自重越重,就意味着拥有更强的动力,更强的火力,更厚实的装甲防御。综合在一起,就是更强的战斗力!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坦克!”

只一眼,穆里塔扎里达克上校内心就咆哮了起来!

眼前的外观,意味着先进跟更强的火力;中国制造,意味着低廉的成本。

低廉成本、先进性能,不就是巴基斯坦军方苦苦追求的么

“诸位,这是我们学校最先进的坦克项目,根据技术标准以及国际划分,属于三代坦克,战斗全重45吨,最大公路行驶速度70公里每小时……装备125毫米滑膛炮,采用多层复合装甲……配备最低780马力柴油发动机……”

眼前的只是样车。

还需要设计修改的。

所以,对谢威来说,吹牛逼,一点都不犯法。

“我们的火箭筒穿甲能力设计指标高,就因为这坦克的存在。根据理论计算,通过倾斜角设计,采用多层复合装甲,眼前坦克的装甲防御厚度可以达到680毫米均质钢装甲防御厚度……”

谢威没说,其实加上爆破反应装甲,整个坦克的装甲防御厚度会超过1000毫米。

装甲的设计指标,是需要达到720毫米的。

出口嘛。

总得降低一些性能水平不是

全世界所有先进武器装备的出口,哪个国家出口的时候没有对性能进行阉割

“……”

张鸣秋等了解内情的众人,听到谢威口里说出的参数,陡然瞪大了眼睛。

如此吹牛,真的好么

眼前的可是国际友人啊。

可他们没法阻止。

也不知道如何阻止谢威吹牛逼。

“谢,对于45吨重的坦克,780马力的发动机,动力系统是否不足”

穆里塔扎里达克皱起了眉头。

“确实有些不足。这样的重量,至少需要9001000马力的发动机,才能拥有更强的机动性……”

谢威一点都没否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