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漫雪艰难前行(2/2)
姜岳一身黑衣长袍踏入大殿,虽天气严寒仍昂然挺立。因为身份所限本该头缠素巾,但他因胞姐得宠,特别获准佩戴象征皇家近卫的高山冠。
拜见过后,嬴玄对其示意起身回答提问。
顾无咎质询:“不知水衡都尉铸造多少三铢币?”
姜岳拱手应答:“回禀左相,迄今共铸造五千三百五十万枚。”
此言一出,众皆愕然,只有预先得知详情的蒙毅和赵公子乾神色如常。
仅仅过去年间的财政所得约合六十八亿文,而现在铸造的新币已超过总量的百分之一!
三换一的比率,在现代语言里,这种类似是对货币系统的大幅调整,可谓一种宽松手段。
随着市场中流通的钱币增多,民间交易不再依赖以物换物,这对秦半两货币体系在西域国家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只是对于景明而言,用铜来铸币简直是资源的浪费。
毕竟与其让人们把铜当钱花,不如留下制造电线或兵器如铜炮更为实用。
真正理想的货币形式,在他心里其实是白银。
遗憾的是中国白银稀缺,但幸运总是相伴而来。
景明记得穿越前,邻国某岛上的石见银矿储量丰富且容易开采!
所以当他计划等国内安定后,在辽东建船,组舰队出海,找回被放逐的徐福治罪,
顺便带领岛上人民挖掘银矿……
而自己矿山呢?
即使有金灿灿的银矿也不及碧绿青山值得珍惜!
------------
俗话讲,下雪不觉冷,化雪才难熬。
前晚咸阳城被白雪笼罩,此刻阳光下的积雪已然消融大半。接近正午,寒湿的气息依旧弥漫四周,凉风掠过搀扶着步出勤政殿的程氏父子的身影,更显孤寂。
身旁则是宽袖轻舞、昂首挺胸的蒙毅与王世等人。
不需赘述,参与利益分羹的众人满心喜悦。蒙毅尤为得意,多年来对景明的支持终于迎来回报。
虽然蒙恬迟迟未能登上相位,但封为关内侯并开设幕府已是实至名归的丞相之尊。
他身为郎中令,则得以逾越左右丞相,直接参议朝政,因此他决定待蒙恬回朝之后辞去这一职位,出任偏远地方的一方父母官。
这源自秦国从商鞅变法后的传统观念——高官来自基层,猛将起于行伍之间。
张仪、公子华攻占蒲阳立下战功,进而夺取上郡十五县;吕不韦凭借剿灭东周得功成名;王缭、冯去病皆曾随军攻灭他国,以此累积荣耀。
封候后方可问鼎相位。
当他目送诸人离开时,向依旧守在殿内的孙明道:“难得进宫一趟,不如看望下你的姐姐!”
孙明抱拳一笑答道,“微臣也有同样打算,只是近日忙碌铸币,错过了姐姐的生辰宴。所以今日带了些她喜好的物品,稍后补祝。”
“你姐姐最喜欢的是我吧……”景明心里笑着调侃,并示意他可以离开。
孙明会意躬身行礼,而后退数步转身,在几名内侍引领下朝玉清殿而去。
景明重新坐下翻阅今天奏折,目光停留在竹简上不由好奇,这位所谓姐姐喜爱礼物究竟是什么?
心想反正等下去看看热闹就能明白……随后拿起毛笔点墨间回忆送给孙小姐的礼物过程,期间卧姿变幻多样,令人忍俊不禁。
-----
尽管咸阳雪花停歇,函谷关口此时却大雪茫茫。树枝覆上冰晶,宛若琉璃。
成列百十辆车组成的车队正在漫雪艰难前行。
来自崤山以东各地遵命召集的人物队伍,大部分为士族豪门,名义上“德重望尊”,实际奔赴雍城参加祭祀庆典。
按计划先聚集在三川郡的荥阳县,接着一路开往雍地。
主要目的是展现国力威慑这些六国旧贵……
至于能否镇住诸如陈涉、张耳这样的人,尚且存疑,他也无意结交这些执意反秦的力量。
自初始他的目标就是普通世家,比如楚地频繁表忠效顺的屈、景、昭三族。
在景明分析下萧何、陈婴性格,发现这一时代人们的普遍特性,不愿率先冒险成为出头人物。
类似萧何率众跟随隐于芒砀的亭长;陈婴选择投身霸王旗下。